- 法人是資訊戰,散戶是持久戰
- Nov 20 Mon 2023 20:43
隱市致富地圖 股市隱者 著
- May 28 Sun 2023 19:02
13堂投資新法與實作課 林明璋 著
- Mar 21 Tue 2023 19:45
大債危機 橋水基金應對債務危機的原則 RAY DALIO
先定義「信用」(credit)跟「債務」(debt)兩個詞語。
「信用」就是購買力的給予。而若想取得這項購買力,就必須拿「返還信用的承諾」來交換,那個承諾就是「債務」。一般而言,藉由提供信用來賦予購物能力是一件好事,但是,快速的信用/債務成長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?答案取決於那些信用創作了什麼,以及,債務是如何返還(也就是償債的方式)
- Mar 05 Sun 2023 13:11
向諸葛亮學妙招 王少凱
- Mar 05 Sun 2023 13:05
投資最重要的事。Howard Marks
●如應對風險的態度從高點擺盪到低點,獲利或虧損的機會也會從高點擺盪到低點。當每件事都很順利,而且資產價格高漲時,投資人往往會認為未來是美好的,風險就像是他們的朋友,而且獲利很容易達成。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感覺,意味者風險趨避並沒有包含在價格裡,因此他們是危險的。投資人就在應該增加風險趨避的時候,變得願意承擔風險。
而且當事件變糟時,投資人也會有相同的狀況。他們認為市場就是會虧錢的地方,不惜一切代價要避開風險,而且虧損很可能會讓人沮喪。就像我在上一章最後描述的,在過度謹慎占上風下,(1)沒有人會接受任何樂觀結果參雜其中的可能性,而且(2)他們同樣不贊成有個「壞到不像是真的」的假設會出現的可能性。
- Jul 18 Mon 2022 19:07
獲利的法則-一個操盤手的虧損自白(Jim Paul/Brendan Moynihan著)
外部損失與內在損失
內在損失是主觀的,是個人經驗來界定,換句話說,就是這項虧損對每個人的感受來說都不同。相反,外部損失並非是主觀認定或個人詮釋,他是一個客觀事實。肯塔基輸了這場比賽,看了球賽的人都可以告訴你是哪隊輸了,這個客觀事實不會因為你的感受或反應而改變,也不會因為誰的評價而有所不同。但是對球員來說,若將球隊的成敗跟自己的尊嚴連繫在一起,那麼這個外部損失就會被個人感受所取代,於是被內在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