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 股市長期而言(至少就好公司來說)其實是一種「正和」遊戲—也就是:大家都能皆大歡喜的賺到錢。我們買股票,並不只是買一張印公司名稱的紙,更重要的是這筆錢,不管多複雜,都是輾轉投資到這家公司裡。而公司運用這筆資金,去生產產品或服務客人,然後賺取合理報酬以分享股東。也就是,我們買股票之後所賺到利潤,並不是來自「另一個投資人的損失」,而是來自無數「滿意的消費者」。是因為消費者滿意,讓公司獲利,你這股東才會賺到錢。


  讀過理財書的人都知道,買進成長型概念股股票,也就是買進現在還不怎樣,但是未來會非常好的股票。選股一般分為兩種:一種是成長股,一種是價值股。成長股顧名思義,就是營業收入和獲利能力的成長優於業界平均的那些企業。有時候,預期營業收入和獲利能力可望有大幅成長,也稱為成長股。這種股票通常是市場的熱門股,投資人爭相追逐,所以本益比很高。在股市多頭時,這種股票漲勢凌厲,但是遇到空頭或是獲利不如預期時,跌勢也很可觀。。來看一下,有成長股之父號稱的湯瑪士·普萊斯的故事,它的核心投資觀念,其實很簡單,他認為一家公司和人一樣,有成長期、成熟期和衰退期,而在成長期進行投資,獲利最豐。如果一家公司出現成熟期的跡象,就要賣出。換句話說,投資人應該找出所謂的「成長的沃土」,然後長期抱牢,直到成熟期出現。那麼,成長股怎麼挑?普萊斯對於成長股的定義非常明確:

一、在一波波景氣循環的高點中,銷售量和盈餘不斷創新高的公司。這種公司非常適合想要賺價差的投資人,他們可以在景氣從谷底翻升之時買進這種股票。

二、在一波波景氣循環的低點中,銷售量和盈餘一次比一次高的公司。這種股票很適合尋求穩定報酬的投資人。

經過多年的操作和調整,他發現,這樣的公司有以下幾種特質:

優秀的經營團隊、研究發展領先同業、產品擁有專利權、受法規保障、良好的勞資關係、勞動成本低

這些特質展現在財務數字上,就是堅實的資產負債表、高淨值報酬率、高營業利益率、以及超出同業的盈餘成長率。接下來,就是買進的時間點。普萊斯認為,最佳的買進時機,是在成長股退流行之時。成長股的本益比通常都比較高,當他退流行時,本益比跌落到股市平均值附近時,就是買進的好時機。此外,如果本益比跌到只比這檔股票本益比的歷史低點高三分之一時,也可以考慮買進。那麼,甚麼時候該賣出呢?第一、當這家公司顯露出成熟期的跡象時。第二、當股價超過買進價位三成以上之後,就該逐步分批出脫。普萊斯自己的做法是,每上漲10%,就出售10%左右,但他也有長抱不賣的,這大概是基於他個人的判斷,我找不到明確的法則。成長股的投資法則並不難,要挑到真正的成長股也不是問題。但是為什麼如此多基金,績效卻在長期表現上不如大盤?成長股的問題在於:成長股本身,往往就是股市泡沫和崩盤的亂源。亮麗的前景、卓越的管理、知名的品牌、驚人的獲利能力,再加上有魅力的領導人,每一個因素都是投資人的最愛。不只有散戶如此,法人也一樣,當普萊斯概念股達到本益比40、50倍時,正是市場最瘋狂之時。通常當股價漲的越高,投資人越加肯定成長股的實力。因此,大多數投資人買進成長股的時機,不但不是普萊斯所主張的退流行之時,反而常常是最熱門、最高檔時。成長股的股價不斷攀升,即使遠超過基本面,大家還是猛追,成交量越來越驚人。但接下來的故事我們都很熟悉,總有一天,成長股的獲利不如預期,股價急轉直下,引發投資人恐慌,而殺在低點。所以,你就算買到成長股,也別高興的太早,因為,光是挑對股票還不夠,還是要看你是買在高點,還是退流行之時。也要看你是在市場狂熱時急流勇退,一如普萊斯,或是在市場退流行時恐慌殺出。

以我自己經驗,買成長股很容易,也很有成就感。雖然,我買進這些股票的價位通常不低,但買進後股價大都持續上漲。以鴻海來說,我買在250元左右,買進後漲了好一陣子,到300多,根本看不出來鴻海有成熟期的跡象,接著空頭來襲,一路下跌,再加上除權,我記得曾經跌到100元左右。就在低迷時,所有的分析都會說,PC產業已經進入成熟期,或是代工的競爭激烈,品牌才是王道。每一天,我都要為鴻海是不是成熟公司而天人交戰,許多人就是在那時候失望賣出,也的確鬆一口氣,終於不用再受折磨。我自己當時是沒有賣,因為一來是用閒錢買的,二來只要平常不要太常看股價,其實也沒那麼難受。所以我對股價很模糊,就當忘了這回事,而在這期間,鴻海的業績雖然仍在成長,但市場都說那是靠殺價競爭得來的,沒甚麼好期待。就這樣,我抱了三五年後,突然鴻海又動了,來了一波大的,漲到375元,注意,這還是不做除權還原的價位。朋友都說我很會ㄍㄧㄥ,當初賣在最低點的人都悔不當初。但我也沒甚麼好開心,因為第二波我還是沒賣,即使離高點20%賣出都好,顯然我跟大家差不多。我發現,要在高點賣出非常困難,比在低點抱牢持股更難。當股價天天上漲、公司業績展望樂觀之時,持股續抱總是比較容易。也許你會說,為什麼不配合技術分析來抓賣點,例如說,用移動平均線法,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,值得在此作探討,如果我們以月線做為賣出訊號,通常在半年內就會出現賣點了,有時是獲利了結,有時是停損出場,損益大約在二成到三成左右,頂多五成就會出現回檔整理而引發賣出訊號。問題是,成長股的成長周期通常是三、五年,獲利潛力高達一倍甚至是數倍。因此,如果用移動平均線來抓賣點,即使賣在當時的「相對高點」,事後就整個成長股的漲升過程來看,卻往往只是「相對低點」而已。也就是說,你可能好不容易抓到一檔成長股,卻沒有吃到精華就下車了。難怪,普萊斯要採用「分批獲利了結」的操作方法,來兼顧適時獲利了結與長期持有。幸好,只要你持有的是真正的成長股,而且長期持有直到該檔股票不再是成長股為止,即使中間有大幅波動,最後還是會給你帶來豐厚的利潤。

普萊斯說:即使是業餘投資人,沒受過訓練,也沒有時間好好管理自己的投資。只要在成長的沃土裡挑到管理突出的公司,買進這種股票並抱牢到他們顯然不符成長股定義之時,也可以有不錯的成果。


學會價值投資,可以讓你勇於逢低買進。但是價值到底要怎麼計算?一家上市公司,可是遠比一家小吃店複雜,沒辦法算「繼續經營價值」跟「清算價值」,所以也沒辦法用之前的公式,一家賺錢的店,繼續經營的價值比清算價值還要高,也就是說,真實價值比較接近繼續經營的價值。反之,一家虧損的店,繼續經營價值會低於清算價值,所以真實價值就必須用清算價值去估計。那一家公司要怎麼計算?可以看看:股東權益稅後盈餘、以及用每股計算的每股淨值每股盈餘。財務報表上的股東權益,是會計師根據各種會計原理計算出來的,未必就等於在替這家公司清算出售的價值。例如,你會從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,看到價值不斐的存貨,然而,這些存貨實際上可能根本賣不出去,所以完全沒有市場價值。又或是,帳面上有列出公司名下土地的價值,但實際上這些土地倘若真的要賣,價格可能遠高於帳面價值。此外,要從過去年度的盈餘去推算未來的盈餘,也充滿變數,有些財務報表上的盈餘數字,甚至是有些經理人刻意調整出來的。看到這裡,可能很多散戶要大失所望,因為自己在怎麼算,也贏不了專業人士,但是不只有你看不出來,專業人士也未必能正確地估出價值。關於這點,巴菲特說得最好:「真實價值是一個估計,而非精確的數字。而且,如果利率有所變動,對未來現金流量的預測有所調整時,真實價值也要隨之更動,更加顯示這是一個估計數。」那麼,巴菲特如何克服這個問題呢?第一,他只找簡單易懂的公司研究,第二,他要求要有「安全邊際」,也就是市價要遠比真實價值低很多,他才有興趣買進,以做為真實價值估算錯誤的保護。

通常,價值股都是退流行的冷門股,或是短期出現重大問題的股票。要不然,就是整體股市愁雲慘霧,投資人紛紛棄甲而逃的市場,投資人對這種股票沒有熱情,因此本益比通常很低。但是買到被人恥笑的冷門股不可恥,血本無歸才可怕,這時候才發現,原來市場不是傻瓜,低價是有原因的。對於這個問題,價值投資者也提供兩種方法,第一派是,是葛拉翰的分散投資。只要分散到一定程度,不讓一檔股票的失誤,嚴重影響整體投資組合的損益就可以。這是一種理性的分散策略,但是在執行時,卻會發現,要找到那麼多檔被市場低估的股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(除非市場處於大空頭)。巴菲特就發現這個問題,在他時代,許多好股都不便宜,之前的投資方法,就像在路上撿菸屁股,來吸一口免費的菸而已,即使勉強找到價值股,買進之後也乏善可陳,往往持有多年才發現手上滿滿都是大爛股。巴菲特的方法是:持股不必多,而是集中火力,瞄準少數幾家好公司,耐心等待股市低迷,產業不景氣,或是該公司出現短期問題時大舉買進。這種作法把價值投資推向另一個層次。當然,他還是秉持著葛拉翰的安全邊際原則,只是他把目標放在好公司上。巴菲特認為,要找具有長期競爭優勢的公司,「長期」和「競爭優勢」這兩要素缺一不可。

先說長期的重要,一家公司如果賺錢,市場上便會出現許多競爭對手,新廠商不斷加入,直到無利可圖為止。在長期競爭下,大多數公司的獲利能力會受損,只以少數具有長期競爭力的公司能抵擋這股力量。巴菲特用「護城河」來做比喻,護城河就像專利,而這類公司有一個特色:假如我們要開一家類似的公司和這種公司競爭,我們會發現,就算我們擁有無限人才和資金,也很難擊敗這些公司。如果從財務數字去看,這些公司都長期有著優秀的淨值報酬率(Return on Equity,ROE),也有很強的現金流量,而且財務結構穩定,甚至是零負債。具有長期壟斷能力的公司,就好比台北東區的金店面,我們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資金準備好,耐心等待機會。這類的股票價格通常都不便宜,甚至長期被高估。但是每隔幾年,總會有人因為種種因素而急於出售,而難得製造的低價,符合安全邊際的條件,這時,別怕買了之後市場還會繼續下殺,買就對了。買到之後,除了偶爾看看股利股息有沒有進來,其實,就沒有事好忙了,這就是股東的意義。


由於很多人都會拿技術分析來預測未來的股價走勢,這讓很多人以為,技術分析就是拿來預測用的。那你就錯了,技術分析之父馬基在他的書中就說得很清楚,不要拿技術分析來預測未來走勢。技術分析只是根據過去的經驗,對多空力量做預測,以作為操作的依據。瑪基本人從來不去預測股市會漲到多少。巴菲特有個比喻非常傳神:技術分析好像是看著後照鏡開車。這個比喻多少有點調侃,畢竟看著後照鏡開車,遲早要車毀人亡。但其實也沒那麼糟,若前面擋風玻璃全部都被遮住,用後照鏡開車也不失為好方法。只是要正確地使用技術分析,要先破除五大迷思。誤解一:我們可以用技術分析,來預測未來股價。正解:技術分析只是根據過去經驗來賭未來而已。誤解二:我們可以用技術分析來精準掌握買賣點。正解:真是夠了!如果買賣點精準,那還需要設停損嗎?沒有人可以這麼神,買在最低點,賣在最高點,如果依定要說技術分析有甚麼是精準的話,那就是停損點。誤解三:技術分析是股市提款機。正解:沒有這種好事,你還是得把風險控制好。誤解四:用技術分析可以完全排除個人心理因素。正解,你以為你可以在買賣之間心如止水嗎?光是從買賣點出現,到實際下單成交就充滿變數,你以為你下多少價位,電腦就會買在那個價位嗎?誤解五:技術分析高手就像是羽扇綸巾的諸葛亮。正解:其實比較像泰拳選手,是靠著技巧、體力、耐力,經過無止境的出全、閃躲和挨打之後,突然獲勝。

隨著漫步理論提出之後,很有力的否定了各種投資觀念,包含技術分析和基本分析。但漫步隨機理論不是投資界的休止符,他反而開啟起了重大投資革命,其中最重要的發展之一是「現代投資組合理論」以及「被動投資」的觀念。現代投資理論就是把股票一檔一檔的加進投資組合哩,風險便會下降,直到某一程度之後,就不會再下降了。而剩下那些無法透過分散投資組合來降低的風險,就是系統風險。系統風險是指足以影響整個市場的因素,例如戰爭、天災、政權更迭等等,試想,如果發生戰爭,你的投資組合在怎麼分散也沒有用。而根據現代投資理論,買指數就對了。指數化投資,就是一種被動式的投資管理,只是機械式的調整追蹤誤差。那你一定想問,既然買指數可以打敗一半以上的基金,精明的投資人會想,那幹麻花高額管理費買主動式基金。買指數,其實有點像是搭順風車,別人花越多功夫去研究、去操作,市場就越有效率,因此,買指數就越沒有問題。但是如果大家都要搭便車,不自己開車,會是怎樣的情形呢?大家都買指數,而不研究基本面,便會使市場價格脫離「價值」,而喪失效率。也許,權值股會因此而被高估,當情況嚴重到一定程度時,就會有精明投資人下車,轉而做主動式操作而獲取利益,最後,市場一定會出現一波修正,讓買指數的人蒙受損失。也就是說,當大家都採被動式投資,就會為主動式投資創造獲利機會。反之,當大家都採主動式投資的話,則會讓被動式投資獲利。二者相生相剋,循環不息。被動式投資不可能無限成長,當被動式投資大行其道時,正是主動投資起死回生之時。根據目前台灣狀況,截至2009年,我國國內的股票型基金規模約為3847億,指數化基金(包含ETF和非ETF)計795億,約占兩成,似乎,市場對被動式管理投資還頗能接受,但是是否已到達頂點,尚難斷定。在股市哩,當市場擅長於傳統的投資策略時,我們不要和他硬拚,改用另類招式,或許就有機會獲勝,就像是用短刀來夾破高手的長槍一樣。

近數年來,大家了解到效率市場假說的缺口之後,紛紛展開新一波挖寶行動。但是這一波主動式操作,經過效率市場的洗禮,已經脫胎換骨,他們不是做傳統的股票分析,去和其他基金比誰的操作厲害,而是用進化過的全新思維來賺取利潤,就好像前面提及的短刀一樣。在這,先要介紹一個網站,他們是找出投資人對負面情緒「過度反應」及對正面反應「反應不足」的情況,再把這個理念與傳統的基本分析做結合,創造出超越市場的報酬。例如,建構一個小型價值股的投資組合,持有一段時間之後,即出現優於市場的報酬。他們有很多策略組合,有單純做多的組合,也有做空兼用構成市場中立的組合,但大都圍繞在冷門股上。這些投資組合的表現,即使用夏普比率衡量,考量風險之後,還是優於市場。詳情請參考:http://www.fullerthaler.com/。他們所挑選的股票多半是交易清淡、資訊少,這些股票鮮少有法人介入,因此價格常常有低估的情況。他們買進持有,忍受一段不算短的股價低迷時期,然後等市場還給這些股票正確的評價時,便得到超額報酬。再來,另一個例子就是應用b值(貝他值),低beta值的股票,在風險報酬的表現上優於理論的預測;而高貝他值的股票,則不如理論的預測值。beta值就是資本資產定價理論最關鍵的一個係數,表示一檔股票或投資組合的報酬率受到系統風險影響的程度。比如說,當市場上漲1%時,有的股票會上漲2%,但有的股票卻只上漲0.5%。我們就會說上漲2%的股票有高貝他值。最後,還有一個阿法值,靠阿法賺錢的人,大多是找到市場的小縫隙,靜靜地吃,絕不張揚。但當他發現太多人都在做,利潤被壓縮之後,便會放棄,到其他地方另起爐灶。有時候,甚至還會在放棄之後,大肆吹噓說之前做的某個操作模式很賺錢,好讓其他不知情的人去爭食他已經放棄的那一口雞肋,反正就是爾虞我詐就對了。不過市場也很奇怪,有時一個已經不靈光的模式,過了三五年,等大家都放棄了之後,又會出現不錯的獲利機會。


最後,分享一下我個人故事。我偏好價值投資,專買一些冷門股,冷門到有時候成交量是個位數,甚至是市場一整天都沒有成交,首先,是「買進時」很沉悶:市場交易量太低,建立部位要花好長的時間,有時花了一個月以上的時間還買不到足夠的數量,當然,部分原因是我不想出高價。然後「持有期間」也很沉悶,股價總是要死不活,就算股市大起大落,也好像和我的股票無關,而且我也不常去看股票,只要公司維持一定的獲利能力,我都很放心。還有「股價上漲時」照樣也沉悶,有時是每天波動不大,要很長的時間才看得出明顯變化,有時是幾天之內莫名其妙大漲,等我發現之時,又在新的價位上呈現沉悶的走勢。這時,要不要賣出持股,對我來說是一點也不緊張刺激,至少不像其他策略那麼緊張,因為賣出也好,不賣也好,我都覺得ok。因為那是好股票,每年都有一定水準的每股盈餘,就算股價再度回跌,以每股盈餘和我的原始持有成本來算,還是有不錯的報酬率。通常我會在漲了百分之五十以後分批逐步減碼,但沒賣掉也沒關係,反正就是不刺激。但是利潤就在沉悶之中,不知不覺地發生。我總覺得,我的利潤不是來自於自己的操作,而是來自別人努力的操作,或者我應該說:價值投資,沒有沉悶就不會有獲利

此外,我發現對價值投資人來說,股價下跌時反而會讓人更興奮,不論手上是否已經持有股票。一般來說,投資人總是希望股票上漲,但是價值投資人怎麼會在股價下跌時反而開心呢?原因很簡單,一方面,就算自己已經持有股票,只要公司基本面沒變,股價下跌又何妨,另一方面,價值投資人就是希望買到股價越低越好,但股票不跌,沒有跌到理想價位,價值投資就無用武之處,無法建立部位,而沒有部位,哪來的利潤?所以價值投資做久了,就會漸漸養成這種矛盾情結,或著說壞心眼,如上一節所說,價值投資就是很沉悶的過程,但遇到股市下跌,就開始忙起來了,不斷查看自己有多少現金部位可以買進垂涎已久的股票,哪一檔即將進入理想價位?如果買了這檔股票,還有多少錢可以買另一檔?萬一沒買足怎麼辦?唯一不擔心的問題,就是如果買到手之後,股價還繼續下跌。不知情的人往往會認為,這種行為很虛偽做作,其實不是的,那是自然反應,股市本來就有上漲有下跌,每有下跌哪來的上漲呢?如果股價不下跌,價值投資豈不就沒戲唱了。如果持股滿檔,手中沒有多餘的現金部位,那股市下跌總該讓價值投資人痛苦了吧?其實也不會。一方面,如前述,只要標的公司的基本面沒變,價值投資人是不會在意股票下跌的。另一方面,手中的部位每年總是會收到一些股息,這些股息必須再投資,才會有複利效果,當然還是希望股價越低越好了。老實說,我深怕股市不下跌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早安財經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B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