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2  (近藤麻理惠 著/游韻馨 譯)

(首圖取材自博客來書局)

  整理是「面對自己」的行為,打掃則是「面對大自然」的行為

「這次我一定要好好整理!今年年底,我決定徹底大掃除」一提到年底,大家就會聯想到大掃除,彷彿是在基因裡植入晶片程式般,一到年底許多人就會想將家裡打掃乾淨,話雖如此,很多人年都過了家裡還是一團亂。進一步詢問會發現,有這類困擾的人幾乎都是一邊整理,一邊打掃—一看到不要的東西就順手丟棄,接者擦拭清除垃圾之後終於見光的地板與牆面,清理完書架上書本之後再來擦拭書架....容我斷言,以這樣做法,一輩子都整理不完了,年終大掃除當然也會半途而廢。

 很多人都會將整理跟打掃混為一談,事實上,這是兩件截然不同事情。第一個不同是,在於要處理的物品,整理的對象是物品,打掃的對象則是汙垢。整理是移動或收納物品,讓室內空間變得整潔清爽,打掃則是擦拭汙垢、掃地拖地,讓室內空間乾淨無塵。

當家中物品越來越多,變成一團混亂時,自己要負完全的責任,因為是自己亂買東西或是接收別人不要的東西,除此之外,家裡變得一團亂也是因為自己用完東西沒有物歸原位,總而言之,讓家裡在不知不覺中變亂的始作俑者就是自己,因此,整理可以說是一種面對自己的行為。

相較於此,灰塵等汙垢每天都會慢慢累積,這是大自然的道理,因此,打掃可以說是一種面對大自然的行為。想要清除在不知不覺累積的汙垢,就必須定期打掃,有鑑於此,每年年底要做的應該是大掃除,而非大整理。


●不了解「心動的感覺」,就從靠近心臟的物品開始選起

想要了解甚麼能讓自己心動、甚麼不行,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東西一個一個拿在手理評比、選擇。坦白說,除非是好惡分明的物品,否則無論是誰,剛開始要判斷某項物品能否讓自己心動,真的很困難。「從這些衣服理選出最喜歡的三件」—唯有一個比較,才能真正發現甚麼東西會讓自己心動,因此,同一類物品一定要一次選完。因為只要是同一類物品,不只可以選出前三名,每一樣都能排名。雖然要將身邊所有物品一一排名會花費許多時間,但在選出前十名,前二十名過程中,你就會找到自己的心動標準。

●「有總比沒有好」是整理時的一大禁忌

無法讓自己心動的物品,不要擔心,丟掉就對了!!老實說,自從我實踐「一口氣丟掉」的方法之後,並沒有遇到任何不方便或是覺得困擾的情形。而且這樣做法讓我意外發現,原來家裡有很多替代品可以使用。

丟掉缺角花瓶,就可以用字喜歡布料包覆寶特瓶,拿來插花

丟掉不喜歡四方型音響,就用耳機聽音樂

那些東西需要的時候再買就好,而且在這種情況下一般人不會隨便購買充數。反而會講究設計或實用性,精心挑選之後才下手購買,因此一定會找到自己最喜歡的商品,精心挑選的物品,不但會讓人想要好好愛惜,也是最棒的物品。

整理不只是留下或是丟掉物品這麼簡單,學習透過審視和微調物品與自己的關係,創造出比現在更讓人心動的生活,才是真正的重點。

●面對「不心動卻必要的物品」,思考其真正使命

怦然心動不只是「令人沉醉」、「可愛」、「讓人開心」,這類淺顯易動的魅力,對樸實的設計感到「安心」、覺得豐富的功能「很便利」,或者無來由的覺得「好用」,只要是有助於維持自己生活型態的物品,都是令人「怦然心動」的最佳夥伴。話說回來,沒辦法讓自己感到心動的物品,絕對不會讓你無法決定該丟或是該留。當你遇到「不心動卻丟不掉」的情形時,只要問自己三個問題:這項物品雖然曾經讓自己心動,不過如今已完成他的使命?還是現在應該依舊覺得心動,卻感受不到他的魅力?或者,與心不心動無關,純粹是不能丟的東西?(值得注意,第三項通常包含一定要保存的合約文件、印鑑、喪/禮服等)

在整理收納課中都會要求客戶一一為勞自己使用過的物品,事實上,這個做法可以幫助客戶更快判斷出這樣東西是否讓自己感到心動。

●不管家裡有都亂,都要謹守「不氣餒、不中斷、不放棄」的三不原則

整理是一種物理性作業,每個人擁有的物品有限,因此不管家裡有多亂,只要留下心動的物品,並決定所有東西的定位,整理作業一定會結束。一旦展開整理節慶,就要謹守不氣餒不中斷不放棄的三不原則。我可以肯定告訴各位,無論家裡現在有多亂,一定都能打造出令你怦然心動的居住空間的。

●每個人擁有物品有限,整理作業一定會結束

在開始整理之前,你是否想像過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生活?

     沒有先設想自己希望擁有的生活就去整理,等同於沒有決定終點就往前跑。

你真的完成丟掉這個動作嗎?

      我已經說過絕不能一邊丟東西一邊收納,會讓你永遠整理不完

在判斷東西該留或是該丟時,你是否真的遵循基本原則,將所有衣服或是書籍都集中在房間一角,並丟在地上呢?

       將同一類物品通通集中在同一處,就能掌握異己擁有的數量

再確認物品是否讓自己心動時,你是不是真的一個一個拿在手上判斷?

        想確認衣服是否讓自己怦然心動,卻讓他們掛在衣櫥裡,這樣的做法不管花多久時間都無法提升自己的砰然心動感受度,  也無法磨練出對心動物品的判斷眼光。唯有透過整理,瞭己甚麼東西讓自己心動,甚麼東西無法感動自己,能才培養出精準的判斷力,這就是整理最大的功效

你是否確實按照正確順序,展開節慶整理?

          按照衣服→書籍→文件→小東西→紀念品的順序來整理,才是最正確的作法

          在尚未培養出心動判斷力之前就開始整理照片你會永遠整理不完,而且一直覺得很挫折

你是否先從客廳開始整理?

          按照場所或是房間進行整理,是整理之後一定會打回原形的原因之一 

          請記住,不要按「場所類別」整理,按照「物品類別」整理才是正確的做法,這一點非常重要

家裡是否還有尚未決定好收納場所的東西?

         唯有等到每一個東西都有了自己的收納處,整理節慶才算是完成

          將物品「收在定位」,才能發揮它天生的光彩,也讓自己更加愛惜所有物

          最後要檢視的是:你是否在短時間內一口氣徹底完成節慶的整理。在看到戲劇性轉變,讓自己備受衝擊之後,你就會湧現出我再也不要住在雜亂環境的想法,讓居家空間永遠不會打回原形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方智出版社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ABI 的頭像
    SABI

    SABI'S書蟲隨筆

    SAB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